|
【中国企业】洋品牌们为何相继投靠中国家电企业 |
【zhongguoqiye】2018-10-26发表: 洋品牌们为何相继投靠中国家电企业 日本百年企业夏普,日本白电巨头东芝、三洋,美国老牌巨头ge家电,新西兰国宝级企业斐雪派克,德国电视品牌美兹,意大利家电巨头卡迪等等,这些过去皆为中国家电企业学习、追赶的“对象”,或者曾经仰慕 洋品牌们为何相继投靠中国家电企业来自中国企业zhongguoqiye相关,仅限中国企业zhongguoqiye观点以及网络浏览,佛山陶瓷网对洋品牌们为何相继投靠中国家电企业以及内容不做任何推荐。 洋品牌们为何相继投靠中国家电企业日本百年企业夏普,日本白电巨头东芝、三洋,美国老牌巨头ge家电,新西兰国宝级企业斐雪派克,德国电视品牌美兹,意大利家电巨头卡迪等等,这些过去皆为中国家电企业学习、追赶的“对象”,或者曾经仰慕的“标杆”,近年来却纷纷选择卖身中国企业。 这一发生在最近五年多的世界家电产业格局变化背后原因,并不复杂:并不是这些外资洋家电的品牌力下滑、竞争力衰退,或是发展前景暗淡,甚至是没人要了。而是顺应了中国人的那句老语:在天时地利人和背景下的“良禽择木而栖”。 从全球家电业的竞争格局来看,过去欧美日企业一统家电江湖的局面,在经过最近20年的市场化争夺和竞争后,正在呈现出一轮“中韩”企业主导的新局面。当然,这背后既有欧美日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调整,商业竞争重心不再放到家电业务上。还有家电作为消费市场,自身的利润空间和价值属性偏弱,不属于欧美日企业和背后资本追求的要地。 正所谓,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过去,由欧美日主导全球家电产业竞争格局的时代,正在慢慢结束。而中韩企业在全球家电产业崛起背后,一个是背靠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以大规模、低成本制造能力实现崛起。另一个则是通过快速而强大的模仿式创新和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悄然抢夺市场主导权。 具体来看,当前众多的欧美日等国的老牌家电企业控股家族或投资者们,受到全球经济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及商业竞争的迭代,整个企业的经营战略调整。对于竞争已经白热化、利润微薄的家电消费市场,已经缺乏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动力和志向。 同时,单靠家电业务的盈利能力和赚钱速度,正在急剧下滑,属于饿不死而吃不饱,已经无法满足老牌外资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滚动发展。这些年来大量欧美日企业对于家电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投入呈现衰减的态势,但品牌和技术积累仍然雄厚。这也是中国企业在短期内无法追赶上的。 此外,来自韩国、中国的企业们,凭借大规模低制造优势,以及全产业链创新实力,逐步冲击欧美日等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导致他们面对这种持续白热化的竞争,已经自感竞争优势不足,不如趁着企业仍有发展实力背景下,选择更好的买主。特别是相对于韩国企业,中国企业近年来的资本并购动作大、速度快,后劲足。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这些外资家电企业,无论是在品牌影响力,还是用户的号召力,以及用户资源、市场网络资源,还有在当地的工厂制造、人才运营团队,均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可以说,在那些外资股东眼中,这些资源如果不提前处置,无疑只能贬值。 由此,对于急于拓展欧美日等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这却是一块香饽饽。更重要的是,这些外资品牌在获得来自中国企业的资本、技术,甚至是创新的思维和年轻的激情之后,也迎来新的发展动力。从而获得在当地市场上“量利双涨”的局面。比如,近年海尔对ge家电等外资企业收购的业绩,就持续上涨。 可以说,对于大量中国企业来说,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道路,永远都不只有“自主扩张、自主建厂、自主经营”一条道路。还可以通过收购全球各国当地的知名家电品牌和企业,获得更加宽松的发展空间和经营视野。同时缩短自有品牌进入当地国家和市场的用户认知、信任和认可时间。 最终,通过“自主发展+企业并购”的双轨道运营模式,中国家电企业才能解决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意外和挑战,快速赢得全球家电消费市场竞争的主导权。从而解决本土市场发展后劲缺乏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zhongguoqiye】更新:2018/10/26 21:06:10)
|